一、操作规范
设备调试与校准
开机前需检查激光护窗、传感器及连接线是否完好,避免磨损或松动。使用标准振动源(如振动校准台)进行灵敏度校准,确保量程覆盖待测频率(如0.1-10kHz)。接触式传感器需刚性连接试样表面,非接触式(激光)则需调整光束对准振动敏感区域,保持稳定距离。
测量环境控制
测量时需远离强电磁场(如电机、变压器),使用屏蔽电缆并接地。环境温度波动大时,需平衡仪器与环境温度后再测量。避免阳光直射或高温环境,防止光敏元件损坏。
数据采集与处理
设置采样频率为待测最高频率的2.56倍以上,避免频率混叠。重复测量3次以上取平均值,减少随机误差。实时观察时域波形和频谱图,识别异常峰值(如谐波或干扰信号),必要时采用低通滤波或延长采样时间。
二、日常维护
外观与光学部件清洁
用柔软干布擦拭激光发射窗和传感器表面,严禁用硬物刻划。若表面有灰尘,可用毛刷掸除或绒布轻拭,避免刮花镜片。
电池与存储管理
长期不使用时取出电池,防止漏液腐蚀机芯。存放于干燥、无腐蚀性气体的环境中,避免元件老化。
定期性能校验
每年进行一次全面性能校验,包括灵敏度、线性度等参数。检查电缆是否破损,传感器连接是否稳固。
三、常见误区
盲目追求高指标
部分用户为追求“前沿性”,盲目选择大量程、高精度仪器,导致成本增加且实际使用中灵敏度不足或饱和。应根据实际需求(如测距范围、精度要求)选择合适型号。
忽视环境干扰
未隔离外部振动源(如其他设备、风机)或未控制环境温度,导致测量误差。应使用隔振平台,并在稳定环境中测量。
操作不规范
接触式传感器未刚性连接试样,或非接触式传感器距离变化,引入误差。需确保传感器与试样表面贴合,或激光光束稳定对准。
维护不当
自行拆卸仪器清理内部,导致不可逆损坏。应避免挤压、跌落,并按照说明书进行表面清洁和存储管理。